• 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血管瘤科 > 蔓状血管瘤 > 病因病理
  • 【病因】大夫提醒:婴儿体表“胎记”及时治

    发布时间:2016-11-09 16:08 点击数:

    年近三十岁的小菁终于诞下了一个可爱的小宝宝,可当小菁凑近宝宝的小脸旁一看,吃了一惊,原来宝宝左边脸上不规则地散布着针尖大的红点。几周过去后,红点还出现不断扩大、融合的势头,弄得小菁心里像针扎一样痛。

     

    小旋今年已经11岁了,出生的时候左侧下肢布满了红色斑点,父母想着应该是胎记,也就没有在意。但随着小旋慢慢长大,她的左腿也越来越粗大,并且还出现肿胀的感觉,就连跑动的时候也受到了妨碍。

     

    据北京西京中医医院整形外科副教授介绍,“红胎记”在新生婴儿中的发病率高达1%。因为此种情况较普遍,一些父母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,后不但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阴影,甚至造成了生命危险。“红胎记”本质其实是血管瘤或血管畸形

     

    介绍,红胎记发病的确切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,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血管瘤。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,它可以是以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殖为基础的良性肿瘤,也可以是一种胚胎中胚层发育异常造成的血管畸形。按照形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:

     

    毛细血管瘤:这是常见的一种。前面提到小菁的宝宝患的是毛细血管瘤中的一类———“草莓状血管瘤”。新生儿的发病率为1%,往往出生时即有,或在出生后3~5周内发生,好发于面颈部。可以发生在除手足心以外的全身任何部位,成鲜红或紫色,表面高低不平,多高于皮肤,通常体积较小,表面呈微细的分叶状,形似草莓。

     

    海绵状血管瘤:位于皮下组织、肌肉间隙中,大小不一、形状不规则,部位较深者会累及骨骼。头面部、四肢、手足和身体各部位都可生长。体表的瘤体有时会破溃,导致大出血和组织缺损。较大或部位较深的海绵状血管瘤可导致容貌形体畸形、五官变形移位、躯干四肢功能障碍。

     

    蔓状血管瘤:它是血管畸形,合并小动脉与小静脉直接交通构成的动脉-静脉瘘。它与正常组织、血管之间没有明确界限,有时侵袭性生长使周围器官组织受压、移位、变形。多数血管瘤不会自行消退

     

    介绍,常见的血管瘤种类中如葡萄酒色斑毛细血管瘤、海绵状血管瘤和蔓状血管瘤等均带有血管畸形,是不会自行消退的,而且往往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扩展增大。而草莓状血管瘤的患者一般在半岁至一岁半即进入稳定期,生长停滞,并随着毛细血管变性,代之以纤维及脂肪组织。然而根据国外学者的观察,仍有20%~30%的患者是不能自行消退的。

     

    值得一提的是,相当部分的血管瘤患者还伴发身体其他部位的畸形或病变,如前面提到的小旋,她左下肢出生时候的红斑实际上是毛细血管瘤、海绵状血管瘤并存。患者病肢里面有大量的畸形静脉,骨骼生长快,从而表现为患肢肥大粗长,从而导致“血管性巨大发育症”的出现。另外,如一些草莓状血管瘤患者还可能伴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,这种病的病死率高达50%,为此家长们在发现自己的孩子有“红胎记”出现的时候,应该及时去医院诊治,越早治疗术后外观恢复得越好。

    • 上一篇:暂无
    • 下一篇:暂无